从材质上看,最常见的就是瓷质的,也有陶质的、紫砂质的,还有直接取材于葫芦瓢的。然而,茶滤真正的妙趣则是体现在形制上,通过摹状动植物、器物、人物等,将审美性和实用性完美地融合起来,给营造轻松愉悦的品茗环境平添了一丝情趣。
惟妙惟肖的动物茶滤
有关于动物形制的茶滤,其取材相当广泛,从有着浓厚民俗味道的十二生肖到有着强烈时尚气息的卡通动物,从习以为常的家禽家畜到寓意丰富的吉祥神兽,无所不 包,凡是人们能看得到、想得到的动物,都能成为创制茶滤的素材。譬如,今年是牛年,就有各种形态不一、风格迥异的牛形茶滤,有勤劳耕田的水牛,顶着锋利的 犄角、欲往前冲的斗牛,尤其是那浑身筋腱隆起、负重前行的拓荒牛,则被赋予了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的精神寓含。此外,还有欢快奔跑的小马驹、笨拙迟缓的乌 龟、温柔可爱的巴儿狗、贼溜贼溜的老鼠、体态臃肿的肥猪……它们在工艺师的手中都被摹状地惟妙惟肖。
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动物中,那些蕴含着美好寓意的神兽则更是美轮美奂,其技艺之精、形态之美,蔚为大观。例如,被中国人尊奉为图腾的龙,有琉璃色和纯白色两 种,龙头斜侧,龙须飘逸,龙身盘曲,逆鳞片片可数,近龙尾处顶着一颗滚圆的龙珠,动感十足,一派行将腾波鼓浪之势;憨态可掬、忠厚老实的象,由于“象”与 “祥”、“相”等字谐音,带有吉祥如意、出入将相的含义;还有就是由三只跃起的鲤鱼共托的茶滤,象征着“年年有余”,活灵活现的狮子,象征着“纳福招瑞” 等等。
舒卷自如的植物茶滤
大自然中自由生长的植物,经过工艺师审美意识和抽象思维的加工,就变成了这些摹肖植物的茶滤。绽放的鲜花、舒展的绿叶、盈盈的果实、缠绕的藤蔓都是刹那间自然界在创作者脑海中灵光一现的反映。正所谓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间万事万物的奥秘尽在这花叶之中。
这是一朵在绿叶衬托下怒放的鲜花,数片绿叶好似人掌,叶缘呈波浪状起伏,叶片上脉络清晰,花朵迎风摇摆,生机盎然。在品味香茶之时,用上这样的茶滤是不是会和大自然贴地更近些呢?
再看看这只倒置的葫芦,扭曲的葫芦头上还连着遒曲的枝蔓,隐逸之趣顿生,让人们不禁联想到爬满青藤的农家院落,一缕阳光从郁郁葱葱的藤架穿透而过,洒落在 悬挂的瓜瓠上。有趣的是,它身上还镌刻着阳文的“福芦”二字,是“葫芦”的谐音,这想必是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吧。
情态自然的人物茶滤
茶滤如果作为艺术品来看待,那么人物形象则需要运用独到的技法,通过塑造体态、动作、外貌和面部表情来表现。弥勒佛是中国人都非常喜爱的一尊福佛,因为他 无论对谁总是一副无忧无虑、满面笑容的样子。这尊弥勒佛亦是如此。他肥头大耳,双耳垂肩,袒胸露乳,大腹便便,盘腿而坐,一手托着元宝,一手托着宝珠,开 怀大笑。不过元宝似乎铜臭味太重,与清心寡欲的茶有悖,就权当是一件实用型的艺术品吧。
最常见且最常用应该还是手形的茶滤,有单手和双手之分,白瓷质地,细白如美人之纤纤玉指,柔软温润。单手型的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作持杯状,也就是茶 艺中常见的“三龙护鼎”;双手型则是双手合掌伸开,作毕恭毕敬之态,这是对中国人“客来敬茶”传统礼仪的形象表达。
真纯质朴的器物茶滤
不消说,茶滤摹肖的既有活物,也有日用器物,如风炉、石磨、酒杯、贝壳等。风炉本是煮茶之器,也被工艺师巧妙地借来制作茶滤。据《茶经·四之器》记载, “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圬墁。”眼前的这个茶滤便是袖珍版的风炉,有陶质和瓷质两种,陶质来得过更典质古朴 些,颇受好古博雅之人的喜爱。石磨形的则体现着淳朴,洋溢着恬淡的田园生活情趣;贝壳是大海的礼赠,弥漫着海韵,泡茶时也许会把人带到那波澜壮阔的海边, 看潮起潮落,听涛声依旧。
未加雕饰的天然茶滤
上述的都是模仿之物,虽有妙趣,但和用纯天然葫芦瓢制成的茶滤相比,自是少了许多鲜活之气。纵切葫芦,在较大的下部加上滤网,成半瓢型茶滤,横切则成圆口 型,从上至下,逐渐增大。这种茶滤,不加任何雕饰,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清新自然的雅趣,其自然之性是与茶完全相同的。而且瓜瓢自身所带的清香会与茶香相得益 彰,时间长了,瓜瓢吸附了茶香,日积月累,就成茶香瓢了。
(本文素材由伴壶茶具、永利茶具和天弘茶具友情提供)
延伸阅读:古书上关于茶滤的记载
中国有着千年的饮茶历史,不同的时代,饮茶方式就有所不同,因而对茶具的选择也不尽相同。遍搜故纸堆,并没有发现太多有关茶滤的蛛丝马迹,即便是陆羽的旷 世巨著《茶经》中亦是难寻相关记载,直到明代,在一些文人的茶学著作中,才始见只言片语。茶滤的问世最初是源于洗茶的泡饮程式,它的前身叫作“茶洗”。兹 列数条如下:
●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尘垢、冷气,烹之则美。(钱椿年《茶谱》)
●烹时先以上品泉水涤烹器,务鲜务洁。次以热水涤茶叶,水太滚恐一涤味损,以竹箸夹茶于涤器中,反复涤荡,去尘土、黄叶、老梗尽,以手搦干,置涤器内盖定,少刻开视,色青香洌,急以沸水泼之。(冯可宾《岕茶笺·论烹茶》)
●烹时不洗沙土,最能败茶。(许次纾《茶疏》)
●凡烹蒸熟茶,先以热汤洗两次,去其尘垢冷气烹之则美……茶洗以银为之,制如碗式而底穿数孔,用洗茶叶。沙垢皆从孔中流出,亦烹试家不可缺者。(张谦得《茶经》)
●茶洗,式如扁壶,中加一盎鬲,而细窍其底。便过水漉沙。(周高起《阳羡茗壶系》)
版权声明:手机点击加入2000人茶叶品牌QQ专业群:83631799公共服务号:zhengsh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