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分类 > 茶道茶文化 > 茶文化 >

电影配音和经典老茶

老侯手机微信:13859366756 服务号:zhengshancha
很多讲究生活品质、热哀于考古和怀旧的人,喜欢温习80年代的国产译制片,为里面的配音味道着迷,《王子复仇记》、《追捕》等可以随口来上几段,这跟资深茶友喝老茶、追老茶,追有时间沉淀的稀缺茶品有些类似,他们都是像追一门手工艺品一样执着,因其需要雕琢,需要时间淬炼,属于细嚼慢咽的慢生活,让人放松冥想,和商业化生产线有些格格不入。然而,老茶常有。配音这门艺术却即将消失。
 
配音这门工艺是和有声电影的出现一起诞生的,一般而言,在两种情况下需要配音介入。一种是电影拍摄时无法同期录音。或者演员不能使用电影中所需语言、嗓音不够魅力等,因而成片后必须为该演员进行后期配音;另一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外国和其他语系地区进口电影,必须配上本国语言,才能让观众流畅地观赏其他国家、民族的优质电影,填补语言不通造成的文化交流障碍。
 
如是观之,配音可以视为对电影进行声音上的“二度创作”,配音演员也就成了新的创作者,其本身的素质很重要,比如对人物的理解、情绪的拿捏、音色的把控。好莱坞经典歌舞片《雨中曲》揭示了幕后配音的重要性。周星驰享誉内地,各种经典台词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和台湾著名声优石班瑜先生的国语配音戚戚相关。80后童年记忆犹新的《聪明的一休》、《机器猫》、《加里森敢死队》等外国动画片、电视剧,都是沾了配音的光。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陆,是文化大爆炸的饥渴期,现代小说、现代艺术、现代诗歌、现代音乐,以及象征现代派电影的“第五代”纷纷崛起,好似从梦中醒来的文艺青年们,为了赶上世界潮流,卯足了劲狼吞虎咽生吞活剥各种现代文化思潮。中国引进了上百部美、日、法、英、德、印等世界各国的优秀电影,题材多元、语种丰富,邱岳峰、陈叙一、卫禹平、毕克、李梓、曹雷、刘广宁、童自荣、施融、胡庆汉、尚华、沈晓谦、丁建华、乔榛等这些如雷贯耳的配音演员。一度成为决定译制片成败的标杆人物。
 
80年代来也匆匆,去也匆匆,90年代译制片的高峰戛然而止,此时大家品味提高了,都喜欢看原声片。新世纪互联网的普及,观影成为全球同步的事情,加之各类外语人才的大规模涌现,使得各语种的民间字幕组风起云涌,配音这一工艺完全进入死角。认真想来,配音本身也是有局限性的,无论如何完美的配音,都是再加工、代加工的二度创作,都有外国人讲中国话的拿腔拿调的怪味,只属于启蒙时代如饥似渴的观众,无法和原声相媲美,也难以与时俱进,配音对原声片爱好者来说是难以接受之痒,尽管今天的进口片、粤语片都有国语配音的选择,但是看原声片成为了主流。
 
配音作为即将失传的工艺,正在成为一个小众的职业,当年作为大明星的老配音演员的生活状况令人堪忧,前几年媒体报道童自荣老师的生活遭遇,就让人嘘唏。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有些职业是有时代特色的,随时代的需求应运而生,随时代的进步消亡,当我们在怀念80年代的各种文化思潮时,难免怀念当时的国配电影。但是无法抵挡配音这门工艺成为小众的艺术。

版权声明:手机点击加入2000人茶叶品牌QQ专业群:83631799公共服务号:zhengshancha

请致电:138-593-66756短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