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可以脱俗,文人7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是知识分子的良师益友;茶,也可以入世,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老百姓一日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从古至今,茶已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消费和文化生活中。现在,饮茶似乎还是老习惯,但品味茶文化却是新观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百年老店张一元作为传承文明、弘扬茶文化的老字号企业,希望借奥运东风,向中外宾客展示悠久、深邃的中国茶文化风采,让茶香飘满世界。
茶品:
百年老号历经沧桑
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形、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的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静观、品鉴;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对于一个茶企业来说,茶品也应是企业之“品”。已有108年历史的张一元之“品”便是“诚信”。张一元负责人向《市场报》记者介绍了张一元的历史演变。安徽人张昌翼在做了12年茶店学徒,摆了4年无名茶叶摊后,在北京花市大街路南开了家茶庄,取名“张玉元”。虽然那时候还没有连锁概念,但几年后,张老掌柜还是在观音寺、大栅栏各开出了一家店,并更名为“张一元”,意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抗日战争开始后,张一元的生意也随之凋零。1956年,我国实行公私合营后,花市张一元茶庄被撤,仅余大栅栏总店。自此直到1992年,中国茶叶市场都为计划经济下的统购统销,张一元茶庄亦然,已无特色可言。
1992年,张一元正式成立茶叶公司,随后就制定了张一元茶叶公司质量标准,这在京城老字号中是第一家。张一元董事长、总经理王秀兰为了监控茶叶生产的全过程,从1993年开始,就致力于在茶叶主产区建设自己的生产基地。如今,27个生产基地已遍布全国名茶的主要产区,从源头把住了茶叶经营的第一个关口。
茶道:
以茶为媒修身养性
茶有健身、治疾的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是中国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开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
在中国,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历史上形成了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文人们又将这门特殊的艺能与文化、修养、教化紧密结合,从而形成雅士茶道。
张一元茶楼雅间以“梅、兰、竹、菊”四君子命名。夏季,其茶艺师就像淡雅飘香的茉莉花,而在冬季则像绿叶镶红边的凝重的乌龙茶。再配上美妙的音乐,一曲《春江花月夜》,一曲《高山流水》都会把自然美渗透进品茶人的心灵。伴随着氤氲的茶香,品茶人会有“神游三山去,何似在人间”的感觉。
茶经:
老字号开拓新市场
老字号企业要想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就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不断创新经营。
1994年,张一元在福建建立了自己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闽东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1998年,当市场上花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时,张一元举办了北京有史以来首个绿茶节,打破了京城花茶一统天下的旧有格局;2004年,“张一元”挖掘传统制作工艺,将消失30多年的柚子花茶推上市场;2005年,张一元顺应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推出“张一元建店105周年普洱纪念饼”,又开辟出京城普洱消费的新局面。目前,其已开设连锁茶叶店达103家。在北京东直门北小街一家张一元茶叶店,《市场报》记者看到这里顾客盈门,许多人是来买新茶的。
2006年,张一元顺应奥运文化市场竞争大势,确立了具有明显宣南文化特色的“书茶馆――张一元天桥茶馆”,并与风靡京城的德云社签约,使张一元融入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大气候中。
2007年“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工艺”被录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和拼配技艺由多道工序组成,制成的花茶具有“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特点,尤以“小叶花茶”著称。其凝聚了京城百姓生活的浓郁风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这一技艺目前已被推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版权声明:手机点击加入2000人茶叶品牌QQ专业群:83631799公共服务号:zhengsh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