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这座曾因白茶而博得宋徽宗赐名的闽北山城,一直以来,它都是中国最主要的白茶生产、出口基地,其产量和出口量都是占全国50%以上,内销市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白茶热”的兴起,白茶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需求量亦是与日俱增。作为中国白茶核心产区之一的政和县自然也躬逢其盛,积极地投入到这股热潮中来,并借助自身的产业优势与特色,开辟一条发展的新路子。
竹、茶、旅并行
走进黄爱华的接待室,迎面而来的就是竹木所特有的清新气息。“来这里是不是觉得很贴近大自然?”黄爱华笑着问道。“这些全都是竹子做的。”竹帘、竹桌、竹椅、竹制泡茶台……把品茗环境置于一片清爽的竹黄色中,显得素净淡雅。
“这是我自己磨的白牡丹茶粉。像这样泡,每杯0.8克就够。”她用小勺从一只自封袋里舀出半勺褐色的粉末,均匀地撒进几只杯子里。冲入开水后,茶粉便欢快地翻滚起来。没多久,粉末沉底,橙黄色的茶汤就现了出来。我们抿了一口,滋味清鲜醇和,而且不苦不涩。“现在还处于试验阶段,颗粒还比较粗,但喝起来口感还不错。”她补充道。“接下来,我还打算让我们的竹炭生产企业与茶企合作,看看能不能开发出一款‘竹炭茶’。”
政和县是“中国白茶之乡”,也是“中国竹具工艺城”。茶和竹,是政和的两大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在黄爱华看来,这两大产业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互补性,应相互促进地发展。她说,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品质来说,政和白茶都有着独特的优势。“政和白茶是才女”。截至2013年,全县有茶园面积10万多亩,茶企154家,年产白茶3000多吨,其中传统工艺白茶占全省白茶产量的70%,产值达到2亿多元,占全县茶叶总产值1/3。此外,在201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政和白茶品牌价值4.81亿元。
与茶产业一样,竹业又是助推政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另一大驱动力。黄爱华介绍说,全县有竹林面积46万亩,竹产品有竹茶具、竹家具、竹炭用品、竹具工艺日用品等6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只要你能想到的竹产品,我们都能做得出来。”在谈及政和白茶未来如何发展时,她说:“就两大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竹产业集中度相对高些,先把竹产业推出去,打响知名度后,自然就会带动茶产业的发展。”
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黄爱华说,除了风景名胜区佛子山(国家级)、洞宫山(省级)及念山、稠岭梯田等自然风光外,还完整地保留了132座古廊桥。此外,下辖的5个乡、4个镇都有种茶,其中东平、澄源、镇前一带有连片的茶园,都可以成为发展茶旅游的亮点。值得一提的是,从2005年开始,政和县龙头企业隆合茶业就率先尝试开发茶文化旅游,围绕现代农业、茶叶生产加工、茶文化传承、农家乐观光体验游、民居民俗文化等内容,打造了一座集科普、文教、旅游于一体的大型茶文化观光园,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去年3月,隆合茶业被福建省旅游局评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老茶生“金”
在政和县走访的日子里,我们看到,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茶企、茶农,只要在泡茶桌前坐下,聊着聊着都会聊到老白茶上去——方兴未艾的“老白茶热”正深刻地影响着这座山城。对此,政和县茶业管理中心主任张义平深有体会。
在他办公室的茶柜里,放着好几种不同年份的老白茶,这些都是当地茶企送来的样品。他给我们泡了一款18年陈的白牡丹。这泡茶显然有了时光的“气息”,但滋味却是清和甘醇,即使冲泡了十几道,喝到嘴里还是很清甜。更重要的是,它还很有故事。张义平说,这泡茶是一个茶农送来的,是他母亲在18年前做的。当年,老人做完茶,就把茶收进一只木箱,放在自己的卧室里。没多久,老人就过世了,而这批茶也随着老人的离去而不为人知。18年后,这个茶农在整理老人房间时,无意中发现了这只木箱。打开一看,里面原封不动地放着当年的茶,存放地非常好。惊喜之余,茶也勾起了他对母亲的哀思。
这批老白茶的价值不言而喻。在政和,像这样的老茶故事还有很多。作为县茶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张义平自己就有切身的经历。就在几天前,他曾接到一通来自北京的电话,对方要订制一批老白茶,并不厌其烦地询问茶叶的品质、年份。随后,对方又托好几个人来电询问了一样的问题,这让他很疑惑。于是,他就和对方说:“如果你不放心,就去福鼎买吧。”可是,对方仍然坚持要政和白茶。“既然这样,那你亲自来政和看看吧。”张义平说。后来,这位北京客商就到了政和,张义平向他推荐了当地一家老白茶库存最多的茶企。“一整个早上,他从3年陈的一直品到12年陈的老白茶,最后他把这家企业所有12年陈的老白茶全都买走,当场就付了60多万元的现金。”张义平还从手机里找出了一张茶商与茶企议价时的价格单,上面详实地记录了不同年份老白茶的价格,其中最便宜的都要在300元/斤以上。老白茶正成为提升政和县茶业经济效益的拳头产品。
根据去年的价格上涨幅度,张义平预计,今年政和县的老白茶还将有30%~40%的增幅。对于老白茶良好的“钱景”,他鼓励当地的茶企、茶农尽量存茶,并引进蒸压设备压制成饼茶,以便于储藏。
“文武”并用
为了进一步打响政和白茶的品牌知名度,政和县政府、茶业主管部门制定出台了一些政策来扶持龙头企业。其中,既有文化的,也有科技的,可谓是“文武”并用。
张义平说,县财政每年都会安排一笔茶叶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抓好茶叶品质提升和茶叶品牌树立。近两三年来,县政府在茶叶品牌宣传推广方面的经费,每年都以30%的速度递增。“比如,我们鼓励茶企在高速路上以‘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的方式打广告,即公共品牌占2/3的版位,茶企品牌占1/3。费用则由政府承担去了大部分。”此外,县政府每年还积极组织茶企参展 “5·13”、“5·18”、“6·18”、“9·8”等展会,展示企业的品牌和产品,为茶企穿针引线,减轻茶企的压力。
在科技方面,政和县政府也不遗余力地鼓励茶企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提升茶叶生产技术水平。2008年3月,瑞茗茶业与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白茶研究所联合成立了“政和白茶研究基地”。同年6月,在“6·18”项目成果专场对接会上,龙头企业政和县白牡丹茶叶有限公司推出的“政和白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示范”与福建农林大学实现了成功的对接。此外,县里通过实施省科技厅科技富民工程“一县一业”技术创新示范项目,解决了长期困扰政和白茶传统加工工艺中春季阴雨天气萎凋时间长、产品质量差以及自然萎凋占地面积大等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政和白茶人工控温、控湿萎凋工厂化生产,使企业年生产能力从200吨提高到800吨。
张义平还透露,最近有家茶企正在安装调试一条白茶机械化生产流水线,外围全都采用透明玻璃窗,“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茶叶生产的全部工艺流程”。接下来,他还打算与相关科研机构沟通,进一步优化设计生产线,解决热能再回收再利用及茶叶粉尘再利用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消除粉尘污染,而且茶粉尘中含有丰富的内含物,可以进行茶多酚等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变废为宝。”
版权声明:手机点击加入2000人茶叶品牌QQ专业群:83631799公共服务号:zhengsh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