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分类 > 绿茶 > 六安瓜片 >

六安瓜片,好茶的遗世独立

老侯手机微信:13859366756 服务号:zhengshancha
好茶的等待令人欢喜。

有些茶放了很久,总不想动它。有些茶是舍不得喝,有些茶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

与茶的情感,有时像是恋爱的心情,期待、不安、欢喜。有时如遇久别的友人,惊喜、感慨。有时若相濡以沫的伴侣,相知、安宁。

用心做茶的人太少了。人们说,太懂茶的人反倒不会做生意,少懂点茶,吹起牛来可以天马行空。因为于此,茶界盛产各种“理论”,让人越来越认不得好茶。

六安茶早在唐代就已为人所知。《寿州志》载:“寿州向亦产茶,名云雾者最佳,可以消融积滞,蠲除沉苛……”今天将饮的六安瓜片,其工艺或起源于百年前。单就六安瓜片而言,却是我盼望已久的好茶,况且是名副其实的大别山区齐头山蝙蝠洞的六安瓜片。

齐山原属六安县,现归属于金寨县,山高多云雾,自然要出好茶。而最好的六安瓜片却产于齐头山的蝙蝠洞。除了因为蝙蝠洞常得雨雾滋润、太阳漫射光外,更得益于蝙蝠洞前的怪石嶙岣了。

此款六安瓜片系深圳茶友所缄,找到此茶也极为不易,于谷雨时亲赴蝙蝠洞,摘取开面鲜叶,此时茶叶的背面微卷,以求得其色与形的完美。

全过程手工制作瓜片的人已极为稀少了,此款六安瓜片正是以最传统的芒花帚铁锅炒制,在锅内要以帚把轻拍,自然成形。最后一道工序则用烘笼及栗木炭明火烘焙,经毛火烘至八九成干,第二天再小火足干,最后用老火烘焙。拉老火也极有功夫,需人工抬烘笼在碳盆上焙茶几秒再抬下翻茶,换另一组人轮流焙茶翻茶交替250次以上,直至茶叶起霜油润滑落。烘焙工相当于一天要走十多公里的路。这种细到每一片都用心做的茶,若不细细品饮,真是委屈了它。

遇好茶,还要能遇到懂茶的人。

此茶前几日刚刚寄来,我便迫不及待开封与茶友同饮。

细察干茶外形,摘除芽头后唯余叶片,不含芽尖、茶梗,仅以单片叶制成,外形微翘,经典的葵花子样,特有的宝光色,叶片上可见白霜。每一片都鲜翠可爱。干茶稍有爆点,有手工炒制的痕迹。

用沸水将盖碗洗过两遍,提升它的温度,以衬茶香。

约5克的六安瓜片置入青花盖碗内,阵阵清幽香气已然散发,未饮便觉陶醉。

取90℃水温,徐徐环绕细注入碗,激发茶香又使水味细柔。

室内无声,冲注时,只闻茶香悠细,入鼻而上。约20秒出汤,嫩黄带绿的汤色,清亮诱人。

入口有绸缎般的质感,细滑入喉,一时清香甜细,丝丝回味。第一道就想闭上眼睛。此时背景的音乐正是阳光三叠。“西出阳关无故人”,本是离别伤凄之曲,却在此时变得平和美妙了。

第二道,壶中的水不需加温再行冲注,瓜片浮于水面。慢慢舒展,

更喜其翠绿油润,与水相侵,在灯下带着莹莹光芒。

更快出汤,以求最佳滋味。汤色清亮黄绿,入口清甜,细滑无比。更奇妙的是,茶汤如此有张力,似有清泉之性。更得一个“活”字,口腔清净甜润。

第三道,微加水温,冲注后汤水略涩,却能迅速化掉。似有瓜子清香。滋味依旧甜细,虽细却有力度。舌面微微收敛之后,生津回甘不断涌现,就连咽下的口水都是甜的。想。唯有在无人扰散的地方,才会得如此山林雨雾之味吧。望着鲜活可爱的叶底,心生欢喜。

一般绿茶只能冲泡三道,我相信这样的一款茶。冲至七八道应该不成问题。

第四道,茶汤一如之前那般甜细,如饮甘露,阵阵生津。

第五道,此时清甜略微转淡,细活却如最初。

第六道,将水烧沸,以试茶味。茶汤微苦,却并不排斥鲜美的一面,大约是把茶味全部体现出来了,茶汤犹有骨梗,沉于汤中的香气如最初闻干茶的香气。有风骨的绿茶并不是轻易能够遇到的,遇到了。如不识,也是枉然。汤水虽然不像之前几道细腻,却温厚饱满,略停歇,只觉得回味太甜了。

第七道,加长冲泡时间,约浸2分钟,虽历经七道冲饮,仍然不出水味,清冽而美,回甘清新强烈。

我多饮普洱及岩茶,以为这两种茶最具内涵与底质,而今品饮蝙蝠洞六安瓜片,却觉瓜片的回甘独为一种。为普洱与岩茶所欠缺,阵阵生津令人欢喜,而感受其遗世独立之味。却又令人恻惋。

室内有《寂静的风》,音乐空灵安静。

此时,心中唯留感激之情。临近夏夜,劳碌不安,能遇山中的奇茶,就如遇见多世相交的故人了。

版权声明:手机点击加入2000人茶叶品牌QQ专业群:83631799公共服务号:zhengshancha

请致电:138-593-66756短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