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行俭德。所以,古往今来,按中国人的风俗,被看作是凡间通向神灵的"天梯"以致带有许多神秘色彩。东晋时,在中国最早的神异故事中,就谈到人魂向家人要喝的故事。用祭神祀祖,祭天谢地,告慰神灵,期望得到神灵保佑,在民间形成风俗。而在中国许多地方,逢年过节,用祭求上苍保佑,寻求国泰民安,至今仍经世未绝。至于用作随葬品,用来示孝心,净亡灵,早在西汉就已开始。这种用祭祀的遗风,实是一种精神寄托,它超越自然,超越凡人,把看作是纳入神灵世界的一种表征。
在中国,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佛教颂为神物,向佛祖献,成为寺院食规;道教称为"仙草",把看作是通向神仙世界的"天梯";伊斯兰教认为正心之物,符合真主旨意,极力提倡尚禁酒。在民间,人们又把当作是一种提神醒脑、去魔祛邪、宁静清雅、淡泊人生的和平饮料;与此同时,还用祭天祀祖,告慰神灵,以料心愿。所以,在中国,用寄托哀思,告慰神灵,把看作是一种超越自然,超越凡间,纳入神灵世界的一种神秘饮料。
一、 祭天祀祖,告慰神灵
,精行俭德,质本高洁。所以,古往今来,常被人们用作祭天祀地之物。东晋干宝的《搜神记》载:"夏侯恺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见鬼神,见恺来收马,并病其妻。著平上帻、单衣,入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饮。"这是一个鬼异故事,说是一个人,看见夏侯恺死后回家向人要喝,这当然不可信,但它告诉人们,可以作为祭品。而比《搜神记》稍后的神怪故事集《神异记》则写得更有意思,说浙江余姚人虞洪上山采,遇见一位道士,牵着三头青牛。道士带着虞洪到了瀑布山,对他说:"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以后,虞洪就用来祭祀,后来经常叫家人进山,果然采到大。又如南朝宋刘敬叔著的《异苑》,写的是发生在剡县(今浙江嵊州)与鬼神之缘的故事《陈务妻好饮茗》,立的是活人好饮,死后鬼神同样也爱。在这里,古人认为即使是"仙人"、"鬼神"同样也是爱的,这就是用祭天祀地的延伸。明代道士思瓘在江西南城外麻姑山修建麻姑庵,每天在庵中以供神,称之为"麻姑"。
据载,台湾种始于清代。早期制师父多从福建聘请,每年春季大批制工从福建渡海去台湾,为此,他们用祈求航海保护神妈祖保佑,并将妈祖香火带到台湾后寄挂在郊永和兴的回春所内,秋季带回家乡。后来,从福建迎去神祖,称为"郊妈祖",供在台湾回春所内,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日(据传是圣陆羽生日),闽、台人共同祭拜"郊妈祖",至今不改。
在我国民间,还有信神拜佛的,尤其是一些善男信女常用"清四(种)果"或"三(杯)六(杯)酒",祭天谢地,期望能得到神灵的保佑。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由于他们把看作是一种"神物",用敬神,便是最大的虔诚。所以,在中国古刹禅院中,常备有"寺院",并且将最好的用来供佛。据《蛮瓯志》记载:觉林院的僧侣,"待客以惊雷荚(中等),自奉以萱带草(下等),供佛以紫茸(上等)。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寺院执照佛教规制,还要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汤。"禅一味"这种习惯,一直流传至今。有鉴于此,一些虔诚的佛教徒,常以为供品,向寺院佛祖献,这在中国寺院中有所见,特别是在西藏寺院中最为常见。
在兄弟民族地区,以祭神,更是习以为常。湘西苗族居住区,旧时流行祭神,祭祀分早、中、晚三次:早晨祭早神,中午祭日神,夜晚祭晚神。祭神仪式严肃,说神穿戴褴褛,闻听笑声,就不愿降临。故白天在室内祭祀时,不准闲人进入,甚至会用布围起来。倘在夜晚祭祀,也得熄灯才行。祭品以为主,也放些米粑及纸钱之类。住在云南景洪基诺山区的一些兄弟民族,每年夏历正月间要举行祭树,其做法是各家男性家长,在清晨时携公鸡一只,在树底下宰杀,再拔下鸡毛连血粘在树干上,并口中念念有词,说:"树树快快长,长得青又亮。神灵多保佑,产千万担。"说这样做,神灵会保佑你,今年有个好收成。
二、岁时祭,祈求国泰民安
在中国许多地区,逢年过节,都有祭。祭,原本是祈求上苍神灵保佑之举,但在江浙一带,特别是在一些老年人中间,较为流行,说农历七月初七是地藏王菩萨生日;农历七月十五日,是阴间鬼放假的鬼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灶神一年一度的上天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是大年除夕,等等。在这些节日里,有用三六酒拜天谢祖,泼洒大地,告慰神灵,保佑平安,寄托未来之举。这种经世未绝的做法,虽然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但时至今日,仍经世未绝,时有所见。
在民间,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有"新年",家历二月十二有"花朝",公历四月五日有"清明",五月初五有"端午",八月十五有"中秋"。这种民间吉日祭,热烈平和,意在寻求平安、祥和的气氛。
在中国,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的岁时祭。在江南一带,每逢春节期间,凡有客进门,习惯于在泡时,放上两颗青橄榄,代表"元宝"之意,称之为吃"元宝",意在祝客人新年发财。浙江杭州一带,每逢新上市,祭罢祖先,有将新和糕团馈赠亲友、乡邻的做法,谓之为"七家"。据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载:"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在江浙、闽台等地,在端午节时,多选用红、苍术、柴胡、藿香、白芷、苏叶、神曲、麦芽等原料,煎成"端午"饮用,说是可以逢凶化吉,
百病消散。因此,有钱人家用"端午"作为一种施舍;穷人集资配料,也以能喝上一碗端午为乐事。
这种岁时祭的做法,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也时有所见。在贵州的侗族居住区,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用红漆盘盛满糖果,一家人围坐火塘四周喝"年",认为这样做,可以获得全年合家欢乐。另外,侗族还有"打三朝"的风习,就是在小孩出生后第三天,家中请人唱歌、喝,以保平安。当夜,宾客满屋,主人会将桌子拼成"长龙席",桌上放满水、点、食,众亲友团团围坐,边唱歌、边喝,祈求上苍保佑孩子长命百岁,聪明智慧。
三、 示孝心净亡灵,寄托人间哀思
用作为殉葬品,在中国民间有两种说法:一是人死后,灵魂犹存,衣食住行,如同凡间一般,饮仍然是不可缺少,用作随葬品,它表示了晚辈对长辈的一片孝心。二是认为是"洁净"物,能吸收异味,净化空气,用作随葬品,有利于死者遗体保存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净化亡灵。其实,以作随葬品,在中国民间,由来很早。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其中1号墓(公元前160年)和3号墓(公元前165年)出土的随葬清册中,有"-笥"和"笥"的竹简文和木牌文,现已查证出:"一"为古代"槚"的异体字,即为"苦"的意思,指的就是,表明当时已用作随葬品。其实,这种风习,在中国不少地区一直袭用。在湖南中部地区,还有为死者收殓时做枕的习俗。枕用白布做成,里面充满,随死者入棺,象征死者爱,以表活着的人对死者的一片情意。
至于在少数民族地区,丧葬用,更为普遍,如流行于云南丽江地区的纳西族办丧事吊唁,通常在五更鸡叫时进行,故名鸡鸣祭。吊唁时,家人会备好米粥、糕点等物品供于灵前。若是逝者为长辈,子女会用罐泡好,倒入盅祭亡灵。因为纳西族生前个个爱,死后也离不开,这是表示小辈对长辈的孝心和怀念。另外,纳西族人还习惯于在长辈即将去世时,其小辈会用小红包一个,内装、碎银和米粒,放在长辈的口中,边放边嘱托;"你去了不必挂牵,喝的、用的、吃的都已为您准备好了。"一旦病人停止呼吸,则将红包从死者口中取出,挂在他的胸前,以寄托家人对死者的哀思。
住在闽北的畲族,举行葬礼时,让逝者右手握上一根枝。他(她)们认为是神龙的化身,手握枝,能趋利避害,能让逝者在阴间路上见到光明,这是活着的人对死者的一种祝愿。
云南的德昂族,在安葬逝者时,会用竹子编制成三个小竹房,以五种颜色涂饰。其中一个罩在棺木上,内放、烟、酒、米,以及死者生前用过的部分日用品。放置的日用品可多可少,但是不能少的。因为德昂族认为孕育了人,有才有人,是万万不可离开的。
版权声明:手机点击加入2000人茶叶品牌QQ专业群:83631799公共服务号:zhengsh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