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品用的六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应用藏茶之术,选用藏茶罐,让茶生金,让茶品质醇化。爱茗者可从藏茶实务中,走出藏茶文献的迷障,可从茶罐的材质与工艺,赏析茶罐之美。
茶在岁月中孕育精华,一般称「陈年茶」或「老茶」,她们的鲜壮期已经过了,那么还要喝她的什么滋味呢?当60岁的「宋聘号」普洱茶遇上南半球的甘泉,可以泡出什么滋味?
解析藏茶变数:不同茶种在存放时间上的差异性是什么?解构茶罐自身的复杂材质、工艺呈现、落款属性、纹饰图案…,来自工艺元素的终结,就是拼出一幅完整拼图。面对材质与藏茶的优胜劣败,这时得向古人借光。
检视一百多种中国歷代茶书中的「藏书」部分,校阅内容,却发现许多抄录、复製、重复的情节,常见的有「喜温燥而忌冷湿」「以罈盛茶」「以箬叶封入」…等,虽是古人藏茶秘笈,今人实难应用。
好在,藏茶知足,罐有多少,绝不让罐空留!池宗宪将他叁十年的藏茶经验,以及品饮老茶的芬芳分享。
以茶入罐,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检阅,看藏茶身分证,看看罐内的茶有无变质?有无转醇?
那么品用一杯春露,歌咏甘汤的雅兴,都比不上清醒中赋予杯中的飘然。作家池宗宪(Teaparker)一次将90高龄普洱茶放入锡罐,顺旅途之便访名泉,茶若甘霖回味再叁!
中国歷代茶书自唐代陆羽《茶经》开始,歷经了唐、宋、元、明、清114部的发展,其间谈及「藏茶」的着作有25部,可惜的是,古人藏茶,大都以前人为师,少有实证的创意,因此藏茶的说法大同小异,大抵是强调茶「喜温燥而忌冷湿」「以罈盛茶」「以箬叶封入」,这些说法今人看来只能意会,很难应用到实际藏茶。
藏茶,就是要把茶的甘醇活韵收在茶罐裡,让时间与茶的后发酵带来味蕾的感动。
藏茶,就必须注意精选茶质,选错了茶,就是把茶放在官窑茶罐当中也得不到好滋味;选对了茶,却又因为找错了茶罐,让易感杂味的茶嚐起来「不是滋味」!
超过半世纪高龄「宋聘号」普洱茶,是茶迷心中的梦幻逸品,也曾在拍卖场创下天价纪录。在众普洱茶迷追相吹捧的时候,池宗宪曾经将茶装入清代锡罐中,带着她与纽西兰茶友相会,一同寻找Rodorola的毛利人圣泉。
一甲子老茶滋味如何?深邃闪透琥珀汤色作为引人入胜的视觉焦点,叫味蕾在水波无痕生波澜情绪,惊觉入口喝无茶的平淡。眼前出现的是刚刚取水附近的苍松老树,她的身影带着一种弥坚的跃升之气,抚平了旅人的疲乏,口中的老普洱让心平静了下来。
竟是深藏不露的禅定修持:不动声色,茶气行运,大小周天,盪气迴肠!普洱茶潜藏山林精蕴,岁月累进,藏妙得道,当中同陈年茶巧见纽西兰塬住民心中圣泉,是甘霖法露,心中想着一首诗说的:「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
版权声明:手机点击加入2000人茶叶品牌QQ专业群:83631799公共服务号:zhengsh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