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晚明散文家,出身官宦世家,而无意仕途;关心社会,对人间世态,洞悉入微。为文题材广泛多样,笔调清新率真;明茶理,识茶趣,为品茶鉴水的能手。明亡后,避迹山居,展现文人高贵的气节;
一生以读书著述为乐,为晚明小品文大家。
中国文学的发展有如「长江后浪推前浪」般的一波一波的不断往前推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体裁,将中国文学推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明代初期,文坛上弥漫着拟古之风,先后出现「前七子」、「后七子」,主张「文必秦汉,诗必汉唐」,然其诗歌成就并不如唐宋。明代晚期在学术界产生了反抗传统、追求个性自由的哲学思想,在文学上则形成一股对拟古主义的反动风潮,相继出现主张「独抒性灵,不拘俗套」的公安派与「幽深孤峭,奇理别趣」的竟陵派。晚明新兴的散文是公安、竟陵文学运动的产物,其题材多样,形式自由,谈情说理、信笔直书,毫无滞碍,其中有幽默也有讽刺。而张岱更是晚明散文家的代表,其诗文,初学公安、竟陵,进而融合二体,汲长弃短,诙谐幽默,生动活泼,在明代的小品文作家中,堪称第一。
避迹入山林 自为墓志铭
张岱(1597~约1689),字宗子,一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身官宦世家,却不曾作官,性好山水,早年曾漫游苏、浙、鲁、皖等省,他的生平可从他《自为墓志铭》中知其梗概:「……少为纨裤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师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三十年前,真如隔世。……好著书,其所成者有石匮书、张氏家谱、义列传、琅环文集、明易、大易用、史阙、四书遇、梦忆、说铃、昌谷解、快园古道、
版权声明:手机点击加入2000人茶叶品牌QQ专业群:83631799公共服务号:zhengsh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