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市场 >

为什么陆羽会被称为茶圣

老侯手机微信:13859366756 服务号:zhengshancha

在茶上有建树的人在中国漫漫历史中数不胜数,可惟独只有陆羽被称为茶圣,这是什么原因?下面我们来简析下陆羽为什么会成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茶中圣人

一、陆羽大大推广和发展了我国的种茶事业。他一生跑遍了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从湖北到江浙,对我国名茶产区作了详细考察,并精心培育了若干优良品种,扩大了南方的种茶面积。仅他长居三十多年的湖州一地,在他还在世时茶业种植园就有巨大发展。有一篇唐人撰写的《唐义兴县修茶舍记》说:“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在湖州大大提倡种植紫笋茶等优良品种,到陆羽仙逝前,已建成贡茶院和焙制茶场150余间,茶工达到了万人。唐朝中后期,仅湖州紫笋茶一种,每年上贡中央就达18000多斤。自陆羽后,我国饮茶风尚遍及南北,唐人笔记《封氏见闻录》说:“自邹、鲁、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椎济,所在山积。”这是说饮茶的阶层众多,茶叶堆积如山。又说饮茶的人“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茶道大行”。饮茶风俗在我国迅速推广,是和陆羽等人的大力提倡有密切关系的。

二、陆羽不仅培育了茶叶优种,而且对制茶、烹茶、煮茶技艺作了精心研究,连用水、火候都品评了等级,对茶具的制作、用料也作了专门设计,对饮茶烹茶聚饮的环境氛围,都作了若干设想。这些,使我国的茶事真正成为一种高雅文化,而且是一种东方式的独特文化。第三、他花毕生精力,撰写了一部茶业专著《茶经》(见左图),把我国这种普通的生活习俗,总结到理论的深度,最终使《茶经》成为世界经济史和文化史上的名著。这是他对世界文明史发展的一大重要贡献。

陆羽的《茶经》分上、中、下三卷,共分十个题目: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图。其第十题“之图”是指把上九项内容用素绢写出张贴起来,并非真的有图。前九项历述了我国茶之来源、采茶器具、制茶工具、采制过程、烹饮器具、煮茶方法、如何饮用,以及历朝历代茶叶趣闻茶叶品牌的产地等等。可以说,《茶经》是一部茶叶大全、茶事入门茶叶品牌文化词典,也是一部小小的唐朝以前的茶叶史。此书一出,立即将我国茶文化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自此以后,各朝各代茶文化专书陆续迭出,终成茶事蔚蔚大观,宋朝有书法家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明朝著名文人高濂的《论茶品》,清朝震钧的《茶说》等等,不一而足。茶文化成为一种专门学问,而且这门学问流向了国外。据中日学者研究,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的饮茶文化,“无论从形式上还是精神境界上,都与中国唐代陆羽所撰《茶经》中叙述的类同”(《日本茶道文化概论》)。日本的第一位著名煎茶人永忠和尚,在中国留学期间,正当陆羽的茶文化光大发扬,他的《茶经》刚刚问世。永忠于公元805年(陆羽逝世之年)回到日本,他用陆羽的烹茶法为日本嵯峨天皇煎了一碗茶奉上,受到天皇的极力称赞,两个月后立即下令推广。不久,日本又出现根据陆羽《茶经》注释的《茶经详说》,平安时代末期,日本高僧荣西所著《吃茶养生记》,也不无受到《茶经》的影响。

可以说,唐朝“茶圣”陆羽和他的《茶经》,开辟了我国和世界茶文化发展的一个新时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版权声明:手机点击加入2000人茶叶品牌QQ专业群:83631799公共服务号:zhengshancha

请致电:138-593-66756短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