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雅兴研究会受邀台北故事馆,以「冬日茶情老乌龙的故事」做了一次茶席曼荼罗的演译,并由池宗宪(TeaParker)主讲台湾老乌龙茶的故事,诉说台湾乌龙茶从矮脚乌龙到冻顶乌龙以至今日高山乌龙茶的甘香故事,并在茶席中以今年的杉林溪冬茶、冻顶红水乌龙、以及1980年的陈年乌龙与茶友分享。
难能可贵的是,茶席由五位品茶士吴丽英、沈岱桦、乐启凡、陈惠玲、林丽琴,取用不同的茶器,来解读不同产区发酵程度互异的茶汤隐秩序,以一种实验与比对的相对客观中,获得茶汤中的甘醇美,这也是惜茶的生活情趣。品茶士们对茶,或许有不同的认知层次,却彰显一个共同的品茶旨趣:「雅兴」。
品茶士吴丽英使用银壶与影青杯。她说:「日前有机会初尝今年冬茶滋味,茶汤入口,茶香在唇齿间流窜、跳跃,犹见新茶採摘时分初冬的太阳,暖暖的映在身上,顿时我像躺在茶山茶树丛中的採茶女,恣意的让阳光洒满一身的金黄,就如同杯中茶汤的颜色一般」。
「冬日茶情老乌龙的故事」于台北故事馆展开。品茶士沈岱桦在正式登场前,使用瓷盖杯来练习泡红水乌龙茶。她说:「当我知道这礼拜天要泡红水乌龙时,开始有些不安,因为在自己的品饮经验中,似乎只喝过一两次红水乌龙,开始问自己,也上过乌龙茶课,为什么对红水乌龙如此地陌生。做了一些功课,发现原来现在常喝的冻顶乌龙茶就是红水乌龙,是在民国七十三年由一位茶界老前辈季野老师首次将『红香』、『红水』、『有发酵』的冻顶乌龙茶以『红水乌龙』为名。只是随着市场口味的转变,冻顶乌龙的茶汤滋味渐由重韵味走向清香型路线」。
沈岱桦还提到红水乌龙的特殊滋味:「我想,喝过焙火重的传统冻顶乌龙肯定会很怀念那时口感浓厚的滋味。这种重口味的乌龙茶汤也一直是我父亲最爱的乌龙茶滋味,即便现已走向轻发酵、不焙火的高山茶,父亲每每还是会将其浸泡许久,盼可尝到厚实的果香滋味。现在我懂了,原来那个滋味也是一种回忆的滋味」。
瓷盖杯,考验茶滋味。沈岱桦以瓷盖杯泡红水乌龙,并提出了她的心得:
1. 茶干:一种内敛且饱满的香气,乍闻之下,还以为是费时费工腌制风干而成的陈年火腿。
2. 汤色:澄黄色微红。
3. 香气:除了内敛密实的果香外,依稀还闻得到老梅的香气。
4. 滋味:茶汤一入口有品饮白毫乌龙清甜的影子,入口后残留厚实的果香味。
5. 叶底:绿叶红镶边。
6. 杯底:沉稳的乌龙香气,但微微透出一袭清甜。
品茶用心,赏茶细心,每一回的品茗,都是难能可贵的学习。
《我的乌龙茶》一书中记录冻顶乌龙茶的滋味:「…捻来细腻的乌龙花香,在蜜黄色的汤色中,红水的情怀勾忆起冻顶山的风华…」。品茶士林丽琴以朱泥壶泡2008冻顶乌龙茶,并说品饮乌龙茶令她想起茶山之旅的美好回忆。
冻顶乌龙茶走红与比赛茶密不可分。1976年,种茶面积大都集中在凤凰、彰雅、永隆、广兴等村。因比赛之后,由农民直接与消费者直接交易,结果好茶之价格上扬。
茶农有利,几乎家家户户都制茶,难怪「鹿谷茶乡」之名一点也不为过。政府为了倡导国人喝茶的风气,当时的省政府农林厅辅导鹿谷乡农会办理第一届的春茶在鹿谷国小举行展售会,参赛茶样有104件。
1978年,农会以保证价格收购,特等一台斤一千八百元买入,发给两万元奖金。消费者限买二台斤,超过人数用抽籤,如此做法打开了比赛茶的知名度。
1979年,比赛茶结果开放农民直接和消费者叫价,由农会向农民收取报名费来办理比赛茶。1980年,改以参赛者只要是入围茶一律一斤700元售给农会贩售,作为促销活动之用,其间价格因时而异。
品茗趣味会因个人的生活经验,还有表达方式迭次出现不同的面貌。文学家所留存的是一种语意与字汇的缠绵,画家则是调制颜色,以构图与色彩歌颂茶的美妙,要是没有这样的能力,或可用文字或画面吐诉对茶的钟情。记下每一次的品茗心得,让每一次的品茗就像在看时装秀,除了不让视觉与味觉的刺激所引领出的感染力轻易熘走,也是一种忠实的文字纪录。
喫茶,喝茶,品茶,都难不语,透过泡茶人与喝茶人的交集互动,衍生赏茶的愉悦、买茶的甘苦,或是寻器的偶遇。但别忘记,在茶器的精美面貌下,虽是古器,身披百年光荣来到我们面前,这样的器皿原本就足以令人赞嘆!
品茶士乐启凡与陈惠玲,分以朱泥壶沖泡1980冻顶乌龙茶与2008杉林溪冬茶。现场来宾同时运用鑑赏力,秉持喝茶赞赏的心绪,衷心赞美茶器带来的美感经验。茶席曼荼罗的精神诉说着透过用器反思自身,为何在文明的生活中,寻找一份纤细情感;在寻求茶的和谐中,逐渐发觉每一次的耐人寻味,将会铺陈出无尽的魅力。
版权声明:手机点击加入2000人茶叶品牌QQ专业群:83631799公共服务号:zhengsh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