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茶史、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公元758年左右,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叶专著――《茶经》。前文提到,《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唐代茶业发展的需要和产物,是其当时代中国人民关于茶的经验的总结。作者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地推动作用。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翁,又号竟陵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门县)。陆羽是个弃儿,自幼无父母抚养,被笼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所收养。积公为唐代名僧,据《纪异录》载,唐代宗时曾召积公入宫,给予特殊礼遇,可见也是个饱学之士。陆羽自幼得其教海,必深明佛理。积公好茶,所以陆羽很小便得艺茶之术。不过晨钟暮鼓对一个孩子来说毕竟过于枯燥,况且陆羽自幼志不在佛,而有志于儒学研究,故在其十一、二岁时终于逃离寺院。此后曾在一个戏班子学戏。陆羽口吃,但很有表演才能,经常扮演戏中丑角,正好掩盖了生理上的缺陷。陆羽还会写剧本,曾“作诙谐数千言”。
天宝五载(746年),李齐物到竟陵为太守,成为陆羽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在一其次会中陆羽随伶人做戏,为李齐物所赏识,遂助其离戏班,到竟陵城外火门山从邹氏夫子读书,研习儒学。礼部员外郎崔国辅和李齐物一样十分爱惜人才,与陆羽结为忘年之交,并赠以“白的乌”(即白头黑身的大牛)和“文槐书函”。崔国辅长于五言小诗,并与杜甫相善。陆羽得这亲的名人指点,学问又大增一步。
公元775年(天宝十四年),二十四五岁的陆羽随着流亡的难民离开故乡,流落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湖州较北方相对安宁。陆羽自幼随积公大师在寺院采茶、煮茶,对茶学早就发生浓厚兴趣。湖州又是名茶产地,陆羽在这一带搜集了不少有关茶的生产、制作的材料。这一时期他结识了著名诗僧皎然。皎然既是诗僧,又是茶僧,对茶有浓厚兴趣。陆羽又与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过往甚密,皇甫兄弟同样对茶有特殊爱好。陆羽在茶乡生活,所交又多诗人,艺术的熏陶和江南明丽的山水,使陆羽自然地把茶与艺术结为一体,构成他后来《茶经》中幽深清丽的思想与格调。
自唐初以来,各地饮茶之风渐盛。但饮茶者并不一定都能体味饮茶的要旨与妙趣。于是,陆羽决心总结自己半生的饮茶实践茶叶品牌学知识,写出一部茶学专着。为潜心研究和写作,陆羽终于结束了多年的流浪生活,于上元初结庐于湖州之苕溪。经过一年多努力,终于写出了我国第一部茶学专着,也是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的初稿,时年陆羽28岁。公元763年,持续八年安史之乱终于平定,陆羽又对《茶经》作了一次修订。他还亲自设计了煮茶的风炉,把平定安史之乱的事铸在鼎上,标明“圣唐来胡明年造”,以表明茶人以天下之乐为乐的阔大胸怀。大历九年(774年),湖州刺使颜真卿修《韵海镜源》,陆羽参与其事,乘机搜集历代茶事,又补充《七之事》,从而完成《茶经》的全部著作任务,前后历时十几年。
《茶经》问世不仅使“世人益知茶”,陆羽之名亦因而传布。以此为朝廷所知,曾召其任“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但陆羽无心于仕途,竟不就职。陆羽晚年,由浙江经湖南而移居江西上饶。至今上饶有“陆羽井”,人称陆羽所建故居遗址。
扩展阅读——再说茶经
天地失和,溽热难耐,周末在家闲居,阖户闭窗,打开空调,气温才逐渐降了下来。于是饮清茶,读闲书,敷座而坐,用以消暑祛热。
前些日子朋友来访,特意以西乡午子绿茶相待,朋友饮后大为赞赏,以为香深味厚,最堪消夏。今天无事,加之天气炎热,于是备碾煮水,决定用煎茶法再次冲瀹此茶,或者能得到不同的品饮感受。
所谓煎茶法,是相对于大家所熟知的“冲泡法”而言的。除了对诸如择泉、煮水、备器以及品饮环境有所要求外,还要有一套完整的碾茶、煎茶的方法,这样才可以称作“煎茶法”。
“煎茶法”创始于唐代陆羽。此后历代著名茶人。如苏轼、黄庭坚、陆游、朱权、许次纾、震钧等,在其茶著及诗文中频频论及,有的还亲自煎水碾茶,感受煎茶法的经久魅力。苏轼曾有一首《试院煎茶》诗道:“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宋代流行点茶法,但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仍然热衷于唐代煎茶法,从此诗可窥见一斑。清人震钧著《煎茶说》,更是一篇唐宋煎茶法的复古檄文,对于我们今天了解和恢复煎茶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茶叶品类的不同,煎茶法可区分为煎饼茶法、煎末茶法和煎散茶法。
煎散茶法,是指将茶叶利用茶碾、茶磨、茶罗子末碎罗细后。或投入茶铫直接煎煮,或用沸水冲瀹后饮用的一种茶叶冲饮方法。其关键在于末茶和煎水,煎茶程序则要求要具备相应的规约和礼法。这样的煎茶方法很适宜当前的炒青散茶。不但方便。更能品饮出蕴藏于茶叶深处的香气和滋味。
今天煎茶,水用自来水,贮放于水缶中一晚上,并用清石、竹炭加以净化。水以二沸为适用,因为天气炎热,需要稍稍凉一凉,大约90摄氏度左右为好。
碾茶用的石磨取材于终南山,由石匠精心打凿而成,外观儒雅质朴,质地坚硬细腻,不拒茶,末茶、出茶快捷。很方便实用。
茶盏用兔毫建盏,以感受古人点茶时的清闲和雅趣。
焚香、备器,然后碾茶。碾茶时先将干茶稍稍捣碎,方便入磨。茶末不可太细,大约如细米屑即可。陆羽在《茶经》中解释末茶时说:“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大家今天所常见的“末茶”,都是很细小的茶粉,这种茶粉是点茶用的,不适宜煎茶。宋代流行点茶法。茶叶要碾得极细,所谓“碾处须看眉上白”,就是很形象的描写。而煎茶法则不需要将茶叶碾得很细,只要磨成米屑状就可以了。
茶叶碾过后要用罗过一下,去掉没有碾碎的茶梗、茶筋等,然后装罐备用。
煎茶时,先将茶盏用开水温过,将碾好的茶末舀取一些,投入茶盏中,量要比寻常用量少。然后加入些许开水,用茶匙搅动,直至出现沫华,接着冲水至三分满。稍稍静置片刻,就可以开汤品饮了。
陆羽《茶经》中有一段描写茶汤煮好后的文字,很美、很形象,不妨一并引用在这里:“凡酌至诸碗。令沫饽均……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今天用建盏煎茶,有此一景象,可见古人之不虚言也。
茶汤入口,稍苦而后甘,少了些许柔和,多了几分骨气,更难能可贵的是,今天因为使用了煎茶法,依稀能感觉出午子绿茶所固有的“芝兰”气息,优雅深长,沁人心脾。使人欢欣鼓舞。叹为稀有。
宋代诗人林逋有一首《煎茶》诗,最能说明碾茶煎茶时的幽况:“石碾清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简淡中自有真意,韵味非常醇厚。今天煎点西乡午子绿茶,偶然想到陆羽《茶经》中有关煎茶法的文字。乘兴录在文中,以供大家欣赏。
版权声明:手机点击加入2000人茶叶品牌QQ专业群:83631799公共服务号:zhengshancha